给文化一个支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同样,给文化一个支点,文化能ฐ够改变世界。然而,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还能找到文化的支点吗?
要找到文化的支点,其实不必苦苦寻觅,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给了我们无数个答案,大师们用自己的一生找到了文化的支点。
《围城》、《管锥编》,这两部作品让钱钟书迅速上升到了文化领域的制高点,人们称赞他“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但他没有被称赞冲昏头脑,而是继续钻研浩瀚的文史典籍,去寻找文化的支点。凭借着这个支点,他用自己的成果撼动了学术界,人们在他的引领下,重新看待文化,汲取精华。而钱钟书的支点,就是他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
没有对文化真正的热爱,就没有学术的进步;没有与尘世名利隔绝的勇气,也不会有精深的学术著作。姓钱不爱钱,幽默的调侃是大师品格的明证。
十年文革,十年动乱,给无数学者留下的是身心俱疲。但文革结束后,他们不是仅仅沉☪作文浸于过去的苦痛之中,而是进行反思,反思社会、反思自身,巴金便是如此。巴金没有向世人过多地倾诉自己的不幸,而卐是拿起笔来反思,像一把手术刀,忍着病痛切割自己。巴金用冰水洗涤自己、洗涤他人,他寻求文化的支点,寻求新的反思文化的支点,这就是心灵的洗涤。只有把心灵洗涤干净,才能营造出干净的学术环境和人文氛围,巴金的《反思录》向我们诉说着一切。
反观当今社会,各种,媒体的炒作将我们的文化推入了泥潭,找ถ不到一个支点来撬起——应该说救起我们的文化。季羡林大师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媒体争相采访,但他说:“有些瓜子炒过后是香的,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现在,许多本应在文火下成为香瓜子的学者,却在爆炒中提早出炉成了焦瓜子,这不得不说是学术界的悲哀、国家的悲哀。
我们需要和谐的社会,但和谐是深刻的文化铸就的民族魂,在精而不在多。和谐需要几代人的奉献,我们应当深刻反思,寻求文化的支点,支起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