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
星期三下午的作业课,陈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了教室,可今天又有些不同。她二话不说,就拿起一只绿✘色的粉笔,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字——吹气球。
陈老师转过身来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做这个实验。”陈老师刚说完,全班便沸腾了起来,吹气球?不就是用嘴吹吗?能有什么实验?还是要比谁吹的气球大?全班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陈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陈老师让我们安静下来,自己神神秘秘地走向办公桌,说了声:“嘛咪嘛咪吽!”随后,从办公桌的椅子上拿起一个巧克力的袋子,哈!难道是要吃巧克力?全班同学紧盯着那袋子,不知里头有什么东西。
陈老师挽了挽袖子,先像变戏法儿似的拿出了一个装着神奇的透明液体的塑料瓶,接着又拿出 ☻了一个小一些的塑料瓶,最后拿出了两个装着奇怪物体的气球。气球里是什么?是空气还是水?塑料瓶里呢?无数个小问号在我的脑袋里乱蹦乱跳。
开始试验了!陈老师先拿起那个装透明液体的瓶作文子,慢慢地将瓶子倾斜,把那透明液体倒入小塑料瓶中,又拿起一只装着奇怪物体的气球,把气球的吹气口拉大,小心翼翼地套在小塑料瓶的瓶口,又将气球中的物体倒入小塑料瓶里,只见有一些奇怪的白色粉末像顽皮的孩子一样跑出了气球,快速地与透明液体溶为了一体。奇迹发生了,就在ฃ白色粉末和那液体✡融合的那一刻,突然产生了许多白色的泡沫,而瓶口的气球,像是有个无形的充气机在给它充气一样,竟慢慢鼓了起来。可因为力量太大,把气球弄出了一个洞,结果变成了一个“泡沫喷泉”。
陈老师擦了擦讲台上的水,说:“虽然实验失败了,但他的化学原理没变”,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连串™奇怪的符号,继续道,“气球里的物体是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瓶里的液体是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当碳酸氢钠遇到醋酸,就会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喝二氧化碳,而正是二氧化碳吹鼓了气球。”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有一双善于实验的手,瓶子也能吹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