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的记忆
墨痕点点,随水晕开,笔笔交融,那是水墨的记忆。
儿时,我与水墨结缘,在那不经意间,与之相逢,相识,相熟,相依,不知不觉中,水墨已融入了我的血脉,它仿佛早已存在,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那般,早已难舍难分。
在许多家长的思想意识里,从小学习一门艺术是必须的,不学就相当于输在了起跑线上。在我家当然也不ท例外,从6岁起,每个星期六背着画袋去少年宫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坦率地说,一开始对于这种生活我是相当抵触的。我不愿自己的周末在不断重复地皴擦点染中度过;我无数次因自己控制不了墨,看着墨层层散开却无能为力而懊恼;在一次又一次将薄薄的宣纸弄破后,我的心中渐渐地变得烦躁。我开始选择逃避,希望周六不要来临,却又在一次次无力反抗下,顺从地去上国画课ง。而这一切,都在一节课后有了改观。
那节课老师没有像以往一样把同学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而是贴上了一副山水画。那是一副水墨画,画上只有寥寥几笔,隐隐约约地勾勒出河边的几颗垂杨柳,在汀上盘旋的几只水鸟,还有那远处的青山在迷雾中若隐若现。老师让我们细细感受那幅画,说出自己的感受。看着那幅画,我隐约感受到了什么,那时年幼的我并不懂得什么作品的色彩等理论,但我能依稀地感觉到那幅画中有种萧瑟之气,虽只有寥寥数笔,却如此传神。我仍记得老师那时候所说的画,他说,我们老祖宗的艺术是西方的素描,甚至是油画所无法媲美的,老祖宗的艺术里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就像那幅画,虽只有寥寥几笔,但看到画的人都能鲜明地感受到画中的萧瑟之感,这就是这门艺术的魅力所在。那时的我,懵懵懂懂间似乎从老师的话中懂得了什么,觉得黑板上的画作文似乎有了一种魔力在吸引着我,而从那时☼开始,我的心中对于国画渐渐滋生了一种独特的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体会到了老师话中的内涵。相较于西方的素描和油画,国画更有其独特的风韵。它不似素描那般单一,也不像油画那样用浓郁的色彩表达强烈的情感,国画有着中国人独特的儒雅与博大。在习画的过程中,也欣赏过了数不胜数的名画,在这个过程中,我越发地醉心于这门艺术。在国画的世界里,我曾领略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铮铮气概;曾感受过“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的闺怨情调;也曾感受过“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情怀。渐渐地我领悟到,国画不仅仅是门艺术,更是中华文化,思想,精神的缩影,是千年华夏文明的沉淀,是老祖宗的智慧的结晶。而传承国画,便是将老祖宗的心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在习画中,我逐渐爱上了这门艺术,从过去的烦躁逐渐演变为一种陶醉。陶醉于笔下层层晕染的远山,那气势磅礴的山河,那高洁的竹君子,那端庄富丽的牡丹,水墨的记忆充斥着我的童年,一次次地皴擦点染不再令人厌烦,黑与白于我而言已成了最丰富的色彩。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变化,是源于我心中的一种责任,一种身为中华儿女的责任。我有责任将老祖宗的艺术学好,将✍老祖宗的血脉传承下去。
时光荏苒,淡淡墨香已陪伴了我多年。如今,纵是课业繁忙,我也坚持着练习书法国画,在手握毛笔的那一刻,☮内心总有一种宁静,一种满足,我想这便是源于心中的那么责任,血脉中的那份归属感。
缕缕墨香中,淡淡水墨情。水墨的记忆是童年的记忆,更是那亘古的文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