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看见,一场花开;看见,一蓑烟雨;看见,半盏烛光;看见,半世流年。
——题记
春之破晓,看见的是嫣红草绿,冬之长유眠,看见的是皑雪暖阳。生命,因为看见而美丽,也因看见而精彩。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于退隐中,看见了桃花满布的世界。那里有山,有水,是人间的仙境。“世外桃源”之说,想必,一定是他在徘徊失落之时的梦,是他濯洗心灵的地方。于是,便有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与“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警醒。
梦醒了,今是而昨非。人间不过是梦醒的现实吧,苍白凄凉,令人厌倦。
其实❧不然,“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之味或许是离别之苦,或许是重逢之悦,或许是贬官之挫。一切的一切,加在一起,便是清欢。这是苏轼看见的人间。其实,若寄相思与明月,留失落于梦乡,缅回忆于春景,人生便不再迷茫,人间也会一些多沉静。
对于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清欢”尤为可贵。人人都想要当权,各统治者为富不仁,将人民当成自己的摇钱树,朝代的安危当成自己交换的筹码。所以,现在的我们,也可以看见,昏暗之中,众叛亲离的王安石在山中隐居的黯然失措的背影。人性的善恶,实为一念之间发生的事,有志有谋,一时云飞风起,不久作文也会沉没于世。而他们,最后留下的,只有豁达。
可惜,后人拾起豁达,又将它转变为无谓的顾虑。顾虑,又会成为无端的争吵。
半分钟一更新的新闻头条上,总会有不一样的人物出现。有的人被打压成“千古罪人”,也有人被升华成为“善良好人”。作为旁观者,若分辨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最后都会茫然。还有些“恶劣”❅的事件呢,如果也要辨清是非,更是毫无头绪了。是与非其实不重要。看新闻,看的只有各种形式的夸张和各种形式的纷争。如果跟随他们,我们将迷失在污浊的洪流之中。看任何东西,不能只“看”,也要“看见”。
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与灵魂。
与其在看见背景后唏嘘感叹,不如在看时试着带一份体谅与宽容。
最坏的是恶人吧,所 ☹有人都在谩骂⌘他们。是,他们是最坏的人,但,也是最可怜的人。而可怜在于,被他人骂得面目全非之后,只知反驳与回击或辩解与澄清,依然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他们的动机很简单,或许只是为了某个纯真的念想,或许是为了某场利益的纷争。不过,到后来,只剩一人,独自徘徊。
看与看见,是不同的境界;恨与宽容,会造就不同的生活。
别做个“看客”,别站在一旁。不如试着接近所有事物的本身,听见属于这个时代的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