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生活
早上六点半,起床;六点三十五分,开始刷牙漱口,偶尔看到微博上的新消息,赶紧点进去看一看,再看看相关的几篇文章,☣七点十分。关掉手机,跑到楼下吃早饭,面包火腿加黄油,吃完了,七点半;突然听到QQ来消息的提示音,咱们班又有人在线了,赶紧☠点进去聊那么一会,再联机,打个王者荣耀什么的,就打一局,八点了;回到房间,才记得摆在床边的英语书还没背呢,趁着拿英语书的空挡,再刷刷朋友圈,八点二十分……………。
以上就是一则典型的碎片化生活的范例。有人会说,刷牙漱口,吃饭,找英语书多费时间啊,利用这个空隙看看几条新闻,与同学之间促进一下友谊,岂不是一件妙事!这不就是充分利用时间吗?请你再仔细看一下以上的内容,这个人本来可以起床以后便开始背英语书,顶多用个三十分钟;刷牙,漱口,吃早饭,一共用个十五分钟吧。这样算下来,七点十五分就能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为什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反而比不利用要更耗时呢?
这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顶着一个利用时间的帽子,让我们在无意间把所谓的空隙中扩大膨胀。洗漱是需要一点时间,可如果“利用”这个时间刷微博的话,那么洗漱用的时间就不是五六分钟了,而是二三十分钟;招英语书也确实是一件耗时的差事,但如果盲目加以利作文用的话,反而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由此可见,碎片化生活看上去是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更像是在挥霍时间。
其次,我们利用这些事件所做的事也是毫无意义的。刷微博,看朋友圈,网上购物等各种软件如今在整个社会中风靡不止,而正是他们,构成了当今社会的浮躁不安,急功近利等情绪。十年之前,当微博,QQ还没有腾空出世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 ☻人间温情,友善,蒸蒸日上的中国。然而当这两个软件开始普及时,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在火车上,列车上,公交车上,所有的人们都在低头看着手机,这儿拨一拨,那儿点一点,整节车厢的氛围非常冷清,漠然。玩QQ,微博,微信已经成为男女老幼的必修课。诚然,他们带给了我们不少便利,但是,他们碎片化了阅读,友情,生活。当人们£在酒醉灯迷,手机屏前荒废一天时,他们定会感到茫然,手足无措。难怪有人说过,禁止智能手机比减负,交改有用多了。
那我们该如何生活呢?每天为自己订一个生活方案,将时间运用的整体一点;最好远离手机,不要再在聊天软件上荒废光阴了;尽量阅读纸质书,避免阅ฝ读“碎片化书籍”………。
希望在碎片化生活风靡一时的现在,人们能够不负初心,静下心来,不要在这信息泛滥,人际关系疏远的社会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