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
“最美郴州,大爱林邑”,这样的字眼让我想起了在农村扎根的外公,他是一个孝敬父母,爱家乡,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活到老学到老的60岁农村老干。
家有老母不远行。这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原文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在老家,我的老外婆也就是我外公的母亲,已有86岁高龄,她与外公生活在一起,虽外公常常去外头做生意,但为了不让自己的老母为自己担心,经常做到快去快回,并且不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谋生计。舅舅家在县城,外婆周内帮舅舅带孩子,周末则回老家陪外公与老外婆。本来外公也可与舅舅他们住在一起享受与妻子与儿子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可为了老外婆,他舍弃了这些,毅然做到不外宿,外出办什么事都当日去当日回,若实在回不了,一定会叫外婆或舅舅回老家住宿,其目的非常鲜明——不让老外婆孤单寂寞。这在当今外出就业如潮水的年代,仍放弃外面高薪,毅然决然守在老母身边过本分农民生活的人实在少有,这称得上绝对的孝。百善孝为先,把孝做得如此之好的人,一定是大写之人,这样的人就▼应该列为最美郴州人的行列。
育儿温柔不暴力。外公虽工作繁忙,但仍不忘教育自己的儿女,经常带着满口的乡音对儿女们说:“你们现在一定要发狠努力,将来成为一个造福社会的人。”儿女小时,他会和自己的儿女们做游戏,讲故事,当儿女受到表扬时,他会买大白兔奶糖给他们吃,当他们做错事情时,他会耐心告诉他们正确的道理,从不使用武力。他的两个子女——我舅和我妈在他的"温柔"教导下个个勤恳努力,学习优异,工作突出,做人善良,爱民,爱党,爱社会。政府为外公家颁发了两大牌匾:文明家庭、书香家庭。
活到老,学到老。外ย公是个爱学习的人,再忙手里也会拿份报纸杂志。听妈妈说,外公经常为乡里人写讲话稿,办红白喜事,外公就会对着乡亲说一些作文与。喜事有关的话。写对联对对联,乡里总有外公的身影。也许就因这样,外公晚上从不闲着,有时看书,有时看报,有时摘抄好词好句,有时写文研究文,有时写对联等等。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外公会大方地向我妈妈和舅舅请教。就因如此,外公的才学在乡里颇有名气。在这微信时代,外公也不落后,由在书本杂志上学习扩展到微信上学习,他常常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到微信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外公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60多岁,仍不减当年,他希望村民和睦相处,希望家乡走向富裕的道理。为此,他担任了村长一职,为民调节小吵小闹,带领村民种田种烟,若有谁游手好闲不想劳动,外公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直到此人心甘情愿劳动为止。外公对村长这一工作尽职尽力,任劳任怨,别人办不了的事,交给他准能完成。他每天都要去村民家拜访,了解村民的情况,为的是更好的开展村干工作。他每天忙碌的东奔西走年工资都不到几千元。他安守清贫,不向政府无故索取。虽是村民¿,却积极进取,使村民由懒惰变得勤劳。为让家乡从贫穷走向富有,他组织村民募捐筹款修路,因为他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在他的精心筹划下,村里湾湾通了水泥路,为村民在农忙之余有事可干,为村里真正走向富裕,他引进外资,把荒山变成树木的培植园。作为培植园的主干,他任劳任怨,不索报酬,每日早出晚归,把树木培植得繁荗美丽,向村里预定树苗的人一月比一月多,投资商对外公极当信任,什么事都由外公去管去做,他们只官收钱便是。培植园日益红火,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要向投资商索取高薪时,他说:"高✞薪回报不是我的生活目的,造福村庄,服务村民,能把自己的所学用在家乡,是我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村民能信任我,政府能看得起我,投资商能重用我,村民安居乐业,家乡能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我此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最美郴州,大爱林邑”,我的外公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大写的郴州农民。他爱家乡,爱人民,是所有郴州人应该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