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响
当我们看向历史,追随并探索时,不难发现,在时间漫长的涓流之中,一处发声,总能带动几声回响。而这回响背后,是文化的传承。
回响总是在一种坚毅而不失温和的声调下开始的。当我远眺林语堂纪念馆时,心中不甚为意。心思早已融入重重叠叠的香蕉林之中,密密的香蕉叶下,一串串青中渗黄的小香蕉早已约走了我的魂。我便一步一步向着林中อ走去,将要与林语堂纪念馆擦肩而过时,忽然一座青铜雕像从林中突起,林老含笑着让我过去。
步入红白相间的小楼,并无华丽的檐头雕刻,亦无辉煌的殿堂大厅,仅有几处花草,几张对联。仿佛两位老友相约,一抬眼,他如约而至,“呦,你来啦!”我顺着林老的招呼声,进入展览大厅。
见到了角隅处几本老版的林老著作,思绪一下子拉到了以前。父亲也是爱书之人,也购有几本先生的著作,幼小的我曾因书中涉及的“妓女”,“战争”等字眼,拒绝看先生的书,父亲摇头,带走书与Σ时间。我懵然独立,而于林老伏案著书地再见之,心中由然一种淡淡的惆怅。父亲也曾立志于学,以应先生之号召,奈何命运多舛,作文只能寄愿与我ฎ。往日的严格,想必也是希望我成为像先生一样的人。我已从展厅走出,脑中却ฝ仍回荡着一种温润的声调,它牵引着我向旁边的语堂书吧走去。
书吧里漾着一种别样的氛围,民国的设计,满屋的书,几扇大窗用柔柔的白纱罩着,似乎向我低语:慢慢欣赏,少年郎。
我沿着书柜,轻步慢移,生怕惊扰了店中像我一样仰慕先生的学子。书柜中有先生的书,也有别人写先生的书,这其中又有一种极缓极缓的语调,诉说着另一个故事。那这个故事又是什么呢?心中依旧茫然,只得一步一步走下去,我的眼前浮过先生翻译的中国古代诗文,以及中英文字典。我仿佛抓住了什么,又向前走,脑中浮现起了先生曾在清华园执教的解说词。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先生所做的,正是用尽自己的力量去传承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带向世界。这不是我心心念念想做的吗?亦是有这般心愿,先生才为我们立著这么多的书籍。那一刻我顺着先生的呼唤,成为他的回声。
离开这书香的 ت小屋,在先生林立的著作中拾得简单的一本,其中却有我的心中的回响,弥久不息,弥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