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耽苦难
当动荡的时局将两个名噪一时的文人推向一碗难吃的面条时,黄庭坚选择满腹哀怨地咀嚼它,苏轼却轻快地囫囵吞下,大笑而去。其实,落魄的滋味来源于你自己。痛苦ฟ就在你无力自拔时拼命发酵,选择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才能凌越苦难之上,不让内心沉沦。
想起“以唇吻书”的曾芷君❣。这个生来就背负着海伦·凯勒一样或者更严重苦难的女孩,不但失去了光明,还没有了部分听力与指尖触感。但,她并未只端着“那碗难吃的面条”哀怨地咀嚼,而是选择用唇来读盲文,当“她把少女之吻无数次地献给书本,骄傲的蜜蜂蝴蝶顿时自惭形秽,而尘封五千年的书香,喜获终极注解,一道闸门开启,天池纯水汨汨流淌,鸿蒙中所有的文字,列队前来受洗。”最终她以相当于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时,凭借的正是那无耽苦难的强大的内心。
想想一个执 ☻著于阳光的心灵,怎会深陷于苦难的泥淖而无法自拔。
想起被贬谪后的苏轼。这个曾经被欧阳修盛赞“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文人,被一桶政治的污水无情地泼来,一个子虚乌有的&คldquo;乌台诗案”让他踽踽独行于远离京城作文的路上。此后的生活困顿与日俱增,也曾有过那短暂的天涯沦落之感:“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人无人省。”但他并未陷入流落异乡之苦、怀才不遇之愁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就算环境再艰苦,就算人情再冷淡,这些都不足以磨灭心中的热情。在赤壁的美景中,领略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那些苦难中经历,是他诗词有别于哀怨缠绵的软语牢骚,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想想一个醉心于生活的美好灵魂,怎会被苦难的泥潭束缚。
余秋雨曾说过;苦难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恰是一个人的灵魂高洁所表现出的伟大,这样的生命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想起凄风冷雨中求学的宋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他无数次穿越风雪,独行于学堂中那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中,夕❤阳西下时,单薄的背景拉得老长老长。但,他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内心品味着未知之乐,回顾那段艰难岁月,看着那碗曾经难以下咽的面条,竟漫生出丝丝甜意。
所以,苦难来袭时,不要沉溺,不要哀怨,把心灵的空间留给美好,在逐梦之旅上才能渐行渐远。